優先發展教育事業。教育投入持續加大,投入校建資金2.2億元,推進職高二期、船寮中小學擴建等項目,完成機關幼兒園遷建、禎埠幼兒園新建等項目,新增校舍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。投入各類教育裝備項目3000多萬元,完成38所學校裝備配置改造、62所學校的破舊校舍修繕。深化教師工資改革,教師經濟待遇不斷提升。學前教育持續發展,落實《青田縣關于加快民辦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》,高灣幼兒園、溫溪鎮中心幼兒園順利招商,船寮鎮中心幼兒園土地成功掛牌出讓,等級幼兒園比例達83.8%,幼兒教師持證率達82.9%。教育質量持續提升,狠抓教學質量,2017年全縣高考第一段上線365人,普通類172人,創歷史新高。嚴格教學管理,全縣22所中小學獲市教學質量管理獎。扎實開展教科研工作,成功立項省級、市級和縣級課題225項。師資力量持續加強,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2017年全縣新聘教師195名,引進研究生教師5名,獲省級師德先進1人,市級師德先進2人,市級先進個人17人,市教壇新秀21人,市德育新秀5人。
推進健康青田建設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。健全公立醫院運行機制,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,2家縣級醫院醫療總費用及門診住院均次費用增長率均控制在10%和5%以下。創新落實社會辦醫相關政策,成功與溫州康寧醫院、上海萊士血漿站簽訂投資協議,多元辦醫格局逐步形成。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。縣人民醫院醫技綜合樓項目正式開工建設,中醫院、臘口中心院完成整體遷建,鄉鎮衛生院新增業務用房面積達1萬平方米以上,業務用房建設標準化率達到100%。深入推進“雙下沉、兩提升”工程,城市三甲醫院每周下派我縣副高以上幫扶專家均達6人以上。積極開展中醫藥和中醫適宜技術服務,中醫服務基層鄉鎮覆蓋率達到100%。公共衛生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。全面開展責任醫生簽約服務,扎實開展公共衛生項目服務。超額完成省定婦女病“兩癌”篩查工作,率先在全市實現健康證辦理“零次跑”服務。積極推進國家、省級衛生鄉鎮創建,11個創省衛鄉鎮順利通過考核驗收,2個創國衛鄉鎮成功通過市級評估。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進一步優化。積極開展“優生優育優教”工作,創成省級“三優”示范中心1家,鄉鎮級“三優”指導中心7家,全縣“三優”創建鄉鎮覆蓋面達到53%。大力開展生育登記手機APP審批服務,扎實推行免費婚檢、出生缺陷干預制度,全面完成計生年度考核任務。
繁榮公共文化與體育事業。文化服務不斷優化。倪東方藝術博物館、24小時自助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,少兒室調整到位,東堡山文化旅游綜合體、新體育中心等一批項目有序推進。大力推進“送文化下鄉”等服務事項,累計送戲、送電影下鄉4000余場,送書下鄉1.3萬余冊。文體活動不斷豐富。開展“指尖上的文化課堂”“芝田文化講堂”“僑鄉夕陽紅系列”等品牌文化活動,組織百項非遺鬧元宵、月末戲曲大舞臺等群眾文化活動,舉辦龍舟競賽表演、夜光風箏放飛、國際體育舞蹈表演等國家、省級高規格等體育賽事,市運動會突破性取得金牌數、獎牌數、團體總分全市第二的佳績。文遺工作不斷加強。編撰出版《青田縣非遺匯編》叢書,組織各類非遺展示展演活動,完成市第二批非遺展示體驗點、非遺主題小鎮和民俗文化村申報,完成龍現吳氏舊宅、夏超舊居修繕等工作。
持續加強社會保障。設立創業擔保基金,新增就業崗位2319個,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.6%。持續推進社保提標擴面,基本養老保險、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86.3%和98.7%。建成保障性住房585套,分配公共租賃住房230套。縣養老中心項目加快建設,建成縣級居家養老管理服務中心,新增幸福居家養老示范村50個、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40個。開展精準扶貧,完成農民異地搬遷2015人,扶貧重點村實現產業幫扶全覆蓋。加強社會救助,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.4億元。年度縣政府十方面民生實事較好完成。